【 2013 / 09 专访 】

       参加比赛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,在大学课业、专题研究、社团等各式各样事务都很忙碌时,仍愿意承诺参加比赛,并付出可观时间并不简单。从当初数位电路实验期末专题,进入台湾区决赛,进入两岸决赛,每一段过程都是无数夜晚的熬夜、爆肝、看日出。没事何苦如此虐待自己呢?要参加比赛,我想首先就是要认清自己到底想要从中得到什麽?是要找个舞台展现自己的想法?还是想要与不同的老师、同学交流?或者是为了那荣誉与奖励?每个人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样,但一定要想清楚,因为在无数累趴的深夜,那才会是你坚持到底的动力。

       当初的我想法非常简单,我打算前往美国攻读博班,除了课业、专题研究以外,我想有点不同的东西可以展现。於是在台大数位电路实验的期末专题就以参加Innovate Asia为前提来进行设计。拿着原型参加台湾区比赛、进入两岸决赛,在得知进入两岸决赛後,我们毅然决然的将整套系统全部砍掉重练,就是为了精益求精。出国前往北京比赛前两个月每天从清晨到深夜,没有事的话就窝在实验室里拼命赶工,只为了把当初理想中的系统完全实现出来。一路上也是不停地跌跌撞撞,系统改了又改,我还记得直到出国前一天晚上十点,才把所有想法都实现完成。会这麽拼一方面除了希望能有好成绩以外,更重要的是我们相信这会是套很酷的系统,希望它能存在,能依我们的设计运作,以够藉其展现我们的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虽然当时想以此来增加申请学校的资料丰富度,但说实话,在那个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比赛对於申请留学到底有多少帮助。三年过去了,参加比赛并得奬的同学学弟妹们也超过了20位,从大家申请学校的成果来看,我认为比赛对於申请学校是绝对有加分的效果。有些同学在与美国教授面试时,也被问了许多比赛相关的细节。以申请美国博班来说,研究成果与成绩一定是最重要的两大因素,但除此之外,能有像比赛这样其他与专业有关的申请资料,是会比较容易让人注意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除此之外,比赛本身就已经是个令人收获满满的过程。从开始题目的发想,系统的设计、实现,到最後的展示。一开始的题目发现,每个细节都是无数的讨论激荡出来的。再加上这样规模的系统,已经超出个人单打独斗所能负荷,如何分工合作,使得模组们可顺利兜在一起,之间的通讯都能正确无误,这都仰赖的队友间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沟通与讨论。在比赛时,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以中英文将自己的系统呈现给所有评审,并说服他们系统所具有的价值,更是简报能力的挑战。所以我认为比赛的这个过程就已经是全方位的能力锻链,可说是自我功力的大幅提升。

       在中秋前夕写这篇文章鼓励参加比赛的学弟妹们,我想说,想清楚自己从这个比赛想要获得什麽,决定投入比赛,就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。要愿意付出,才会有所收获与成长,一切结束後回头看,由此所获得的成长,一定是会远大於自己的付出。加油!好好享受这个过程!

─ 陈柏亘,写於普林斯顿大学